send link to app

文艺旅行


4.6 ( 4416 ratings )
Reizen Lifestyle
Developer: World Traveller Media
Gratis

文艺VS旅行
给文艺一个定义 让旅途愈加传奇

在中国,“文艺”和“旅行”几乎都是近20年来的新事物。20世纪90年代之前,人们虽然也出门,但大多数都是在国内“旅游”,顶多有一部分人可以去国外出差。那时中国人的护照不好用,恐怕是今天喊着“说走就走”的年轻人无法想象的。同样,虽然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对文化的渴求随着大量书籍的出版和国际间文化交流的日渐频繁,让当时的青年们大开了眼界,但“文艺”这个词汇却远远没有诞生。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出行越来越方便,物质生活也越来越丰富,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也变得更为细分,更具个性。远的不说,前两年在网路上成为热门话题的“青年三分法”就把文艺青年单独归成了一类人。于是,有关本次专辑的问题就来了,究竟什么才是“文艺”和文艺的行为呢?它跟旅行又有着怎样的关系?是背个单反,拍拍天空,再拍拍穿着球鞋的脚就叫文艺?还是充斥着整个旅行书市场里的各种“如何拍照才不像游客”、“仅花了XX元钱走遍西藏”,又或是将各种旅途的“艳遇”和“暧昧”充斥纸间,臆造出种种不伦之恋才算文艺?显然以上这些行为和文字都是 “文艺”这个词迅速沦为贬义的原因之一。

显然,我们该认真讨论一下有关文艺和旅行的问题了。

这一次,我们邀请了十多位背景不同、工作性质不同、生活地域、人生经历也全然不同但一样热爱旅行的朋友们一起就这个话题热议一番。对于他们来说,旅行早已经不是消遣,而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对久居美国的毛豆子来说,她的旅程已经从Trip转化为了Journey,她在旅途中遇见了世界各地的人,并一再和他们路上重逢。艺术家马良前一阵完成的“移动照相馆”就是一次巨大的旅行,但事实上,旅行曾经深刻影响了马良对生活和创作的态度。著名的室内设计师吴滨跑遍世界各地,从各种文化中汲取灵感,感受自然的震撼,他的梦想是开着心爱的哈雷机车重走丝绸之路。而对于每年要花三分之一时间在世界各地体验当地文化的Fei来说,旅行曾是她克服自己最大隐患的支柱。他们同样对“文艺”都给出了自己的定义,在这场讨论中我们发现,真正热爱旅行,并从旅行中得到提升的人们,通常并不避讳自己是一个文艺的人,他们对文艺的定义也极其相似。在他们看来,文艺绝不是扭捏作态,而是发自内心的宽容、独立思考、追求自由而不刻意为之。

其实文艺也罢,旅行也罢,本来都是像自己的牙刷一样私人而自然的事情,在这个网络时代,它们被无限放大,并成为了炫耀的标签,于是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所以,这一次,让我们和这些朋友们一起,重新回到原点,看一看文艺的旅行本该是什么样子?